山东建筑大学历城校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学校占地2000余亩,校舍面积80多万平方米。南临经十路,北接世纪大道,东靠凤凰山,西临雪山,区域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原建设用地为郊区荒地,具有“一山”(雪山)、”一谷”(冲沟)、“一沟”(采石坑)的地貌特点。在建校之初,山东建筑大学根据绿色大学的内涵要求和自身实际开展绿色大学园区环境综合保障技术研究,提出“因地制宜、节能低排、环境友好、以人为本、全面育人、创新发展”的绿色校园建设理念,探索构建绿色大学园区环境综合保障体系,从环境保障技术和环境保障监管两方面入手,通过山东建筑大学新校区建设和运行进行了实践。
校园鸟瞰图
(1)道路交通组织
主入口沿设作凤鸣路中段,方便南北向交通功能性较强。经十东路设礼仪性、标志性的南大门,在凤鸣路北侧及雪山路设次入口,交通便捷合理。环绕教研区的一圈外环干道,有效的解决了核心区的交通问题,减少了汽车穿越对生态廊的不良影响。规划与环路衔接的尽端路、直行路解决各功能组块问的交通问题。次干道由主干道向各组团内部延申,主次干道层次分明,各尽其能。
考虑到新校区南北用地狭长,学生规模较大,势必会造成以自行车交通为主的交通方式,故在人行道基础上加宽路面,形成中间10米自行车道,两侧各4米人行道的自行车与步行专用道,此道沿生态廊两侧贯穿各功能组块,较好的解决了南北较长的交通问题又形成了两条极佳的景观视线。
校园交通图
(2)校园景观环境
景观环境设计意向:“师法自然”的环境观——传统文化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融于自然的生态环境。选址位丁济南市东部低山丘陵区,中南部有植被茂密的雪山镶嵌其中,基地内有自然形成的冲沟,故在校园规划设计中故造利用原有冲沟,建筑或环山而布,或邻水面建,小心经营,将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在校园布局中不强求宏大的轴钱和格网,而是因山就势,利用自然环境,构筑出风格各异的景观,各处景观由一条生态廊道有机相连,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
校园景观布局图
(1)水资源优化
山东建筑大学水资源利用主要从三方面进行规划和配置:城市生活自来水系统,主要供给校区生活用水;降水,雨水通过规划和设计,减少雨水径流,同时作为景观湖的补水;中水系统、主要用于冲厕,保洁、绿化用水及景观湖补水。
校园中水系统承担了校园一半以上的日用水量,中水工程工艺流程采用缺氧-厌氧-好氧工艺,中水进户管均安装有水表、Y型过滤器、阀门等管道附件,为防止误接误用中水管及用水点都有明显标记,并严格禁止与生活自来水有任何的连接。
园区设置了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根据雨水来源不同,设定不同的收集途径。在校园的雪山上,按高度不同设置多个雨水坑,减缓山体对雨水流速的加速作用,增加雨水渗透时间,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在学校非主要交通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地面铺设过程中,采用透水措施,如采用透水砖、卵石碎石、植草砖等,保存雨水,减少浇灌用水。
中水回收系统 雨水梯级渗透
(2)太阳能的综合利用
学校借助政府补助资金,建成了全国首批1MWp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年发电量116.8万kWh;对校园部分道路进行了太阳能路灯改造,改造道路长度约2km,安装太阳能路灯61组,灯头选用25WLED冷光源灯,平均每天照明时间5小时。
校园光伏系统
建设了全国首栋太阳能综合利用学生公寓,综合采用了太阳能热水、太阳能采暖新风、太阳能烟囱通风、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技术。公寓南向房间采用了直接受益式设计,同时利用涓流通风技术进行室内外空气交换。在南向墙面利用窗间墙和女儿墙的位置安装了157m2的太阳墙系统,利用太阳能采暖新风系统为北向房间提供采暖和新风为室内提供采暖和新风。西立面设太阳能烟肉,与走廊连接,强化自然通风换气。屋顶集中太阳能热水系统为各房间提供了生活热水。追踪式光伏发电装置为公寓周边提供景观照明。
梅园1号公寓
太阳能光伏发电 太阳能热水系统
建设了全国首栋钢结构装配式超低能耗建筑——山东建筑大学教学实验综合楼,被评为住建部科技示范工程和中美清洁能源示范项目,引领了国内被动式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发展。该项目总建筑面积9721.05平方米,采用装配式体系和低能耗建筑设计理念,应用了基于装配式保温墙体、高效节能窗和高气密性的低能耗围护结构低能耗节能技术。
被动楼鸟瞰图
该项目外墙传热系数:0.14W/(㎡·K);屋面传热系数:0.14W/(㎡·K);外窗及外门采用传热系数不大于1.0W/(㎡·K);年供暖需求≤15kWh/(㎡·a);年制冷需求≤25kWh/(㎡·a);一次能源需求≤120 kWh/(㎡·a);室内温度:20-26℃;相对湿度:40-60%;CO2含量:≤1000ppm;气密性:n50≤0.6次/小时;采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配有热回收新风系统为建筑提供新风换气。
(1)管理团队
山东建筑大学成立了由主要校级领导负责的校园建设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由后勤能源管理,基建、房产、资产、设备、采购、学工、团委等部门的负责人和相关专家组成,指导绿色校园建设,审核建设项目规划和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方案,组织协调各院系,各部门的资源,为绿色大学校园建设工作施提供保障。学校团委,学生会及相关教育部门将绿色大学校园建设工作纳入学生工作中,促进绿色校园建设。
(2)管理制度
山东建筑大学根据具体情况,研究制定了《山东建筑大学节约型校园建设实施意见》和《山东建筑大学能源管理实施细则》:由学生处、团委研究制定学生校园及学生公寓节约行为准则;由教务处、科技处制定教师校园节约行为准则;由校部机关党总支结合机关作风建设活动,研究制定机关工作人员节约守则;由后勤处制定水电节约管理规定和物业节约管理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
学校后勤部门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程,采用科学方法,并有专业人员对校园设备设施和绿化进行维护,对教学区、宿舍区、后勒服务区等实行不同的垃圾分类收集措施,实现了绿色大学校园的安全,长期,有效的运行。
(3)智能化监管
针对不同的校园公共区域照明需求,采用智能照明控制技术,实现了不同工作场合的多种照明工作模式,在保证必要照明的同时,有效减少了灯具的工作时间,节省了不必要的能源开支,延长了灯具的使用寿命。
针对大型公共教室,学生自习室,根据室内照度和当前人数控制开灯的数量:针对学生自习室,图书馆阅览区以及书库区主要采用人体检测和光控的智能化控制,避免大面积开灯,实现小区域照明控制的自适应性;对校园路灯进行远程个性化控制,可以随时对路灯的开启和关闭时间进行设置,并可进行个性化控制,合理减少了路灯电耗。
教室与图书馆智能照明节能
对空调与供热设备进行了智能节能控制,采用空调节电控制技术实现空调的自动开启、人走关机和合理控温。采用供热智能温控节能技术,实行分时分温控制,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
智慧节能控制
在安装节水器具的同时,进一步分析校园的节水潜力,采用智能节水控制技术,加强节水设施的多元化建设和培养师生的节水意识,有效地防止了水龙头长流水的浪费现象,鼓励师生自觉节水。
智慧控制系统
作为首批节约型校园示范学校,在全国较早的建立了集审计、监测、管理、诊断,控制等功能于一体校园能耗监管平台,并不断升级。在全校安装电度表、水表、流量表、温度计、传感器、采集器数据网关,控制器等设备约3000多台,对电水热等能耗进行实时监测、智能控制、统计分析和诊断,为节能策略提供决策依据。